梁嘉琳/文 今年开春,一批名为“4+4临床医学试点班”的学生,步入北京王府井旁的百年协和小红楼,开始了医学教育试验的第二个学期。这些中国医学教育最高学府的新鲜血液,均不是本科医学生,而是来自管理学、经济学等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。一场“医学+人文”“医学+社科”的基因改造工程,正在校长王辰的主导下上演。
长期以来,“只懂医学不懂人文”“只懂医学不懂社会”,是外界对中青年临床医生的调侃。在这些医学界新秀中,外科大夫擅长于人体解剖却不太懂患者微妙而脆弱的情绪,内科大夫习惯于开处方签却不太懂精细化健康管理。由于学科背景不同,利益视角不同,本应是与患者携手对抗病魔的医务人员,却因忽视照顾患者感受、患者利益,饱受医患纠纷的困扰;本应是与医药部门、医保部门“三医联动”的医疗部门,却被外界打上了“过度医疗”的标签,还跟“管钱”的医保部门闹得很僵。
更重要的是,一旦纯医学背景的中青年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,甚至医院领导层,将带来更强的路径依赖,更大的职业转型成本。“专家治院”的好处是本人医技高超,为医院带来品牌效应,且更容易在医学共同体内部获得认同。坏处是凡事重战术、轻战略,重命令服从、轻契约治理。受此影响,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,沉浸在临床、科研、教学“老三样”工作中,忽视医院其他长远发展要素,最终无法以开放姿态融入大健康行业的协作体系中,导致大量公立医院被排除在产业变革、技术变革之外。
为有源头活水来。来自人文、社科领域的“门外汉”本科生,正给大健康行业上游的医学教育体系,带来宝贵的“鲶鱼效应”。这在“4+4”学制的创始国美国已得到验证。美国医学院校不设本科教育,来自生物学、应用化学等理工科,以及来自经济学、管理学等社会学科的学生,如果愿意学医,本科期间需要额外修习医学预科(Premed)课程,考上医学院后,再经过4年的医学院专科培养。
多学科的复合式培养在美国延续上百年,精英阶层诞生了一批既懂看病、又懂开发新药的医学科学家,也诞生了一批著有《当呼吸化为空气》、《癌症传》等感人肺腑、发人深省的非虚构作品的医学文学家。协和掌门人王辰院士在美国考察归来后感叹道,美国临床医生发现的患者问题,不管是涉及药品研发,还是涉及实验研究,或者是涉及医疗器械使用,最后只要能够给患者提供全套解决方案,医生都会积极尽力协调各专业、各方面来解决。
协和不是第一个试水者。2002年起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就探索从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中,选拔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医学博士。不过,上海交大医学院的“4+4”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,出发点更多是在大学扩招、并校后抢夺高水准生源,以及占据我国转化医学领域的产业高地。但2009年国家新医改启动以来,尤其是2016年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以来,“4+4”学制被赋予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“理想医生”的重要使命。“理想医生”不仅需要精通医术,还需要富于人文情怀,长于基础科研,强于精细管理。无论是公立医疗事业还是民营医疗产业的人才资源储备,都需要这一类复合型的行政管理者、职业经理人、医疗技术专家。
不拘一格纳人才。2019年,北京协和医学院启动临床医学试点班的新一届招生工作。《招生简章》上,仅规定本科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学,且本科非医学专业,并未限制任何专业方向。大魄力的协和教改,为中国医学人才培养的化学反应注入了催化剂,有望加速反应效率,甚至引发魔法般的实验效果。
当下时点,我们仍难以预测这场试验的成败,但值得期许的是,人类历史上的名人,往往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跨界的创新能力。正如大学期间研究植物化学的屠呦呦,在中国中医科学院,用西方的临床试验,发现了青蒿素抗击疟疾的功能。对中国医学界而言,不需要把每个医学生都培养成屠呦呦,但从一座孤绝高峰,到一整片辽阔高原,协和教改正在拉高中国医学教育的整体海拔,缩短与世界巅峰的差距。
(作者为价值医疗(中国)专家委员会秘书长)